2016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双十佳” 基层科普场馆榜上有名
近年来,杭州市科协主动对接,将科普宣传融入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全市“进一步抓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工作内容。秉承农村文化礼堂“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的原则,强化农村文化礼堂的科普功能,确保科普“牌子挂上去、帽子戴上去、活动放进去”。市本级每年用于科普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开展科普活动资金不少于40万元,完善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元素进文化礼堂。在河庄街道向公村文化礼堂配套建设村级科普馆中,杭州市科协配套赠送5万元科普活动器材。像这样的基层科普场馆,杭州市科协从2011年起,已在全市农村等基层单位联合共建了37家,配置流动科技馆7套进农村文化礼堂进行科普展览,并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为抓手,营造文化礼堂浓厚科普氛围。将杭州市科普讲师团讲课菜单进行共享,作为送文化进礼堂活动的内容之一,为基层提供服务。利用春季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阵地开展活动,进行免费义诊、发赠科普资料,开展科技培训。科普周期间,特别要求重点科普活动乡镇、街道全覆盖,充分利用大礼堂在科普周期间开展科普报告会,科技培训和现场咨询活动。杭州市科协还整合各类科普资源,以“科普农村行”为品牌,把科普展板展示、科普展览、文艺演出、科普剧表演、书画展、科技培训等纳入其中,加大对农村文化礼堂科普宣传。据近三年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完成科普进文化礼堂活动千余场(次)。
根据历次全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我市农村、农民公众科学素质均偏低。2015年农村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24%,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3.13%,远低于全市10.04%的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时期,加强农村科普,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将作为市科协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作用,做好结合文章,强化工作措施。重点做好农村科普活动站(室、校)与农村文化礼堂的结合工作,农村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与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的结合工作,农村科普活动与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结合工作。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开展。